作为一个「破铜烂铁」爱好者,笔者对中古硬件还是很感兴趣的;机缘巧合,笔者以一个较低的价格收了一台PowerBook G4(12吋,铝合金)笔记本电脑,来了解有关PowerPC平台的特性。
距上一次更新已过去一个多月,期间处理着备考、兼职的一些事情;另外前几天刚迁移完本站点服务器(服务商要对原来的服务器进行硬件升级);一系列琐碎的事情,导致文章更新推迟,还请大家多多谅解。
其实也不算开箱了,收来的时候只有机器本体。
A面的划痕印迹承载着多年的记忆,铝制外壳在灯光的照射下看着挺有质感。
侧面接口还是很丰富的(相对于如今的MacBook来说),从左到右依次为:电源接口、调制解调器接口、百兆以太网接口、火线400接口、2个USB1.1接口、Mini-VGA接口、麦克风接口、耳机接口、防盗锁孔。
D面同样充满了岁月的痕迹,铭牌处注明了型号A1010,为2003年初期的机器。
插电,开机,轻松点亮,只不过……与卖家描述相同,出现了找不到系统的提示。
靠近硬盘位听了下,貌似没有任何声音。推测可能是硬盘坏了,也可能是系统没装好……
思考再三,下单160GB的IDE笔记本硬盘。
以下是原始机器的配置,数据来源于MacTracker
项目 | 规格 |
---|---|
处理器 | PowerPC 7455 867MHz (1C,32Bit,L1=64KB,L2=256KB,SystemBus=133MHz) |
内存 | 256MB 266MHz DDR (板载128MB,最大1.125GiB) |
硬盘 | 40GB IDE 机械盘 |
显卡 | Nvidia GeForce4 420 Go (32MB DDR) |
网络 | 百兆以太网、56Kbps调制解调器 54Mbps 802.11b/g无线网卡支持 (可选) |
显示器 | 12.1吋 TFT 1024*768 |
电源 | 24V 1.875A (45w) 电源适配器 47WH 锂电,续航约5小时 |
重量 | 含电池2.1千克 |
系统支持 | New World ROM Mac OS X 10.2.3 ~ Mac OS X 10.5.8 |
需要注意
由于螺丝数量多,且长短不一,建议备一个小盒子专门存放这些螺丝(相关的螺丝规格表可在iFixit上查到)。
部分排线是FPC(扯断很难恢复,有条件建议使用塑料医用镊子)
在拔掉以下排线的时候,需要特别小心;触摸板排线(红色框)、开机跳线(绿色框)、麦克风跳线(黄色框)。
拆下键盘框架,主板硬盘光驱映入眼帘(看起来有些凌乱);早在20年前,就有了祖传「单热管压热的快」的散热设计(注:PPC G4开始能耗比就不太行了),实际情况也是如此,负载一重风扇直接起飞。
取下来的硬盘,来自东芝(时代的眼泪),IDE接口、40GB容量、8MB缓存,通过一个转接排线与主板进行供电与数据传输。
总结一下
Apple分区图
,随后使用 HFS+文件系统
格式化U盘dev / ls
命令确定U盘的设备的物理地址(PCI总线地址、USB总线标识)boot /PCI总线/USB总线/U盘本身:磁盘分区标识位,\\:tbxi
命令引导安装程序(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)需要注意
使用的U盘或者SD卡读卡器要USB 2.0或更低规格的(特别是在只有USB 1.1接口的Mac上),否则会出现无法识别的问题(例如下图明明插入设备,但在/usb@19
下没有出现磁盘)。
折腾了许久,总算进入安装程序啦……
安装阶段
系统装完啦,重启进入OOBE界面。
简单配置下,体验下20年前的笔电吧~
在该设备上体验
系统概览
上网冲浪
视频剪辑
敬请期待~
本文作者:喵卡
本文链接: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BY-NC-SA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